中年的功課
文字=倪工夏 張老師文化
如何安度中年?
中年,對大多數的人來說,是極為敏感的話題,尤其對比先前壯年時期的盛況,雖是一線之隔,卻是自此割裂,兩岸景色迥然分明。而人近中年,難免動作頻頻:努力健身來維持體力、全方位養生以益壽延年,或是透過各種方法來駐顏、凍齡、回春……;用行動積極「抗老」。
除了這些,還有沒有更重要的功課?
「寬恕與接受:拔除出身帶來的毒害。」日本知名女作家曾野綾子這麼建議(《中年以後》)。
「每個人都受到孩童和青春時代不幸和扭曲的影響,在受傷中成長。能夠坦承毒害、捨棄它、回歸到原來的自己,是在中年以後。」她認為,和過往的苦痛、傷害做出告別,與自己和好並重新做自己,是步入中年以後才能做,也不容忽視的重要任務。
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教授上野千鶴子則認為:「結婚也好,不結婚也罷,無論是誰,最後都是一個人。從這一刻起,妳需要的不是年華將老的自怨自艾,而是積極面對生命風景的自在與期待。」(《一個人的老後》)。時年六十一歲的她融合自身的體驗和專業背景,殷殷告誡所有女性,搭上中年列車,就要為「單身善老」做出規劃;這樣的忠告,其實也適用於男性。
至於曾經擔任法鼓大學籌備處副教授的楊蓓,則在一群行將中年的弟子們的請託下,推出了「叛逆,中年」系列講座(後輯結成《叛逆中年》)。她從生理、心理、家庭、社會、婚姻等不同角度,全方位地分析、探討中年危機,並鼓勵中生代們要用靈活的觀點來面對下一段旅程:「檢視與統整前半生的歷程與經驗,清楚自己、清楚世界、釐清自己生存的方式,進而創新生命價值。」
「人生的第二個青春期」楊蓓如此註解中年,生動而貼切;只是,相對於那轟轟烈烈、賀爾蒙狂飆的年少青春期,不管是生理或心境上,卻是大大不同:「步入中年,面對著心力、體力的消耗,承載著來自家庭、職場、社會觀感的壓力及愈來愈多的生死課題……。」
生死課題,或許是「中年」面對裡最令人膽戰心驚的。人生行舟有如來到午后時光,暮靄沉沉、江煙四起,看不清去路的迷霧裡,耳畔不時傳來各種聲響;猜疑、忐忑、驚懼、徬徨……。老、病、死的「未知」,讓人毛骨悚然、惴慄惶惑。
「我們的一生花很長的時間與心力處理『生』的問題,卻只有很短的時間處理『老病死』,甚至,也有人抵死不願意面對這無人能免的終極課題。然而,不管願不願意,無論如何掙扎、號叫,『老病死』聯合帳單終會找上門。」(《在銀閃閃的地方,等你──老年書寫的凋零幻想》)作家簡媜道出她個人對中年的體悟。
剛邁入知天命之齡的她,曾經在四年裡接連經歷不同年紀親友的離世,眼看著他們各自用不同的死亡樣貌來示現,讓簡媜震撼難過之餘,更決心將這些肉身講壇記錄成文字,「用文字搓一條繩索,有一天,牽病榻上的自己渡河。」從肉身如舟、人生版權一路搖槳,在波光粼粼的歲月河流裡航向老、病、死;二十六萬字,採擷自不同的生命露珠,滴聚成一口深淺透亮的井,探頭下望,生命全貌,清晰入目。
每個人的一生,短長難料,中年,對某些人來說,更是到不了的港灣。因此,對於這生命羈旅中的一站,何不用感恩、準備來取代排斥、慌亂。除了從身、心、靈等各個層面著手,也可以學學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.霍特,利用中年較有餘裕的時光重拾舊愛(《中年學音樂》;張老師文化)。老友重逢,心境、感受,理應不同,相信也能引出不一樣的詮釋和發酵。
中年,微涼裡熱情徐徐,就像是新竹的九降風,自在地承接它,定可以為晚秋心靈,帶來更溫醇厚實的況味和持久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